用户使用报告(实用7篇)

时间:2023-12-11 08:04:31 admin 蝼蚁资料

用户使用报告 第1篇

最后,来到影像功能层面的体验。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对于一台手机,我更看重的是影像能力,游戏什么的,其实玩的并不多。所以我选择一台手机,第一看的就是这一维度。首先看下理论数据。一加Ace 2 Pro主摄搭载了索尼IMX890大底镜头,像素5000万像素,并具备光学防抖功能。最大光圈可以达,理论上对于低照度情况下拍摄是很有帮助的。除主摄外,还配置了112°广角镜头以及4cm微距镜头,延展了手机的拍摄场景。

理论参数看完,上实测。毕竟堆参数谁都会,如何运用这些硬件参数并做好优化,决定了一台手机的影像效果体验。这里将拍照和视频两方面进行呈现。

正式开始看图说话之前,先聊一下一加Ace 2 Pro的相机功能。基本上常用的人像、延时、慢动作等都有,除此之外还有专业模式和电影模式,具体在后面会讲到。总结下来就是一加Ace 2 Pro的摄影功能基本也是“周道”的。

接下来看图说话,成都最近处于中度雾霾污染天气,几乎都是阴天,没有蓝天白云。这其实对于手机的成像画质是有影响的。所以下面的图片个人认为并非一加Ace 2 Pro的最佳表现。说明完毕,我们先来看主摄在全自动的情况下的成像效果。

首先是白天室外拍摄效果。一加Ace 2 Pro的实际成像效果略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安卓系统成像效果的感官是偏向于略高的饱和度、对比度,说人话就是画面会偏艳丽。但实际拍摄出来的图片,对色彩的还原比较到位,并没有过度提升饱和度等。虽然可能色彩看上去并不艳丽,但这是我喜欢的,毕竟色彩这东西,还能后期嘛。

关于5000万像素主摄的画面细节,这里我们用一张1X下焦距的照片进行说明。下图是默认状态下,全部选自动,仅对画面中央进行对焦操作后得出的照片。将画面中央100%单独摘出来,可以看到细节是不错的,实际观看的时候,并不会放大到这种程度。

再来看下室内效果。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一加Ace 2 Pro对于室内光影的还原真的挺好的,不论是明暗还是色调还原都相对准确。

把上面室内霓虹灯的那张图的霓虹灯区域放大100%,可以看到霓虹灯边缘的光影过度是非常自然的,接近眼睛看到的真实情况,当时拍了这张图后对这个成像效果多少也有点意外。

一加Ace 2 Pro就我自己实际使用而言,1倍和2倍是光学变焦,倍和超过2倍的变焦为数码变焦。这里对倍、1倍、2倍以及最大10倍四种情况下对同一场景画面进行拍摄,实际的成像效果如下。

上面组图是在阴天拍的,下面组图是在晴天拍的,可以看到即便在10倍数码变焦情况下拍摄的图片,细节还是可以看的。

常规照片模式之外,用的较多的是人像模式。这个模式其实就是通过大光圈营造浅景深,以便很好的突出拍摄物的摄影技巧。因为肖像权的问题,这里用我家的毛孩子和其他物体来做演示。一般来说,拍人像,是非常经典的光圈大小,下图就是在光圈下拍摄的。

人像模式呈现效果的判断,个人比较看重主体与背景之间模糊边界的过渡效果。像之前最早的人像模式算法,模糊边缘的过度是非常生硬的。一加Ace 2 Pro在下,可以看到毛孩子的毛发边缘很清晰,和背景之间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当然,如果觉得不喜欢,想要更突出,或者觉得模糊太厉害了,不想那么强的对比,那么还可以在最小到最大F16之间选择。

可以看到,白天或者光照充足的室内,一加Ace 2 Pro都有不错的拍摄表现。那么来到光线复杂且照度不足的夜晚时,一加Ace 2 Pro又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上面这张图,其实除了网球场区域外,光照是严重不足的。我拍摄时站的位置没有路灯,完全是黑的。但一加Ace 2 Pro在全程手持的情况下拍出这样的照片,个人是非常满意的。甚至我们把图片放大,可以看到不论是远处熊猫细节的保留,还是近处暗部细节的尽可能呈现,都在及格线之上!

其实夜间拍摄最怕的是灯箱,如果处理不好,灯箱过曝不说,画面的明暗细节也会损失。更甚至一些手机在拍摄灯箱的时候,在灯箱边缘 会出现泛光,导致成像画质比较惨烈。一加Ace 2 Pro实测拍摄灯箱的成片如下,实际效果超出预期,不仅很好的还原灯箱色彩,泛光问题也得到了一定控制,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确保灯箱正常曝光的情况下,画面暗部的细节同样得到了保留。

另外,我在使用一加Ace 2 Pro拍照的时候,发现拍照界面有一个“5000像素开关”。非常好奇为啥会有这么一个选项。

实测以后我发现,或者说我个人的理解,这个开关其实是强制手机使用5000像素的意思。简单来说在光照好的情况下,5000万像素自然没啥问题,在光照不好的情况下,可能是处于算法或者说对感光元件的保护,机器并不会用尽5000W像素,最终导致画质效果降低。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打开这个开关,则会让机器在光照不好的情况下也强制拉满5000W像素,以此尽可能的保证成像质量。事实上,白天的时候,这个开关打开或者关闭,最终成像的效果几乎没有差异。但来到晚上,打开和关闭的区别就来了,一个是文件大小的变化,另一个就是中心区域100%情况下的清晰度。

可以看到打开5000W像素开关后,图片的分辨率增大,同时文件大小也变大。这说明打开开关后,相机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数据,而这些更多的细节,对于图片的成像结果是有提升的。事实上下图也能看到,虽然关闭开关后,画面中心区域也能看,但明显右边打开开关后的细节相对更“锐”一点。

拍摄部分的最后,说一个我发现的系统设计上的问题----连拍数量限制。一加Ace 2 Pro的连拍最高能到20张,即按下快门不松手,一次最高能连续拍摄20张照片。对于手机而言,个人认为这个数量低了,毕竟高速快门下,20张一闪而过,想要捕捉一些动态美,还是需要算好提前量。当然这个设置我也能理解,因为大多数应用场景下,20张以内倒是可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估计也是处于对感光元件的保护?这一块有没有大佬可以讲解一下。

拍照差不多就到这里。其实一加Ace 2 Pro的拍照功能还有很多可以讲的,例如微距、RAW格式等,碍于篇幅,这些就留个大家自己体验了。

用户使用报告 第2篇

开箱完毕,相比独特的配色+外观工艺已经给大家留下的外观印象。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一加Ace 2 Pro“内里”的表现到底如何。首先来看看系统维度。一加Ace 2 Pro的系统为ColorOS,这个系统基于安卓系统而来。在原生安卓的基础上做了针对国内用户使用习惯的深度定制,在基于安卓系统底层使用逻辑习惯之上,优化了一些细节设置。

然后是分屏功能。这个功能并不新鲜,因为在Pad类产品、折叠屏手机产品中其实已经出现过。但是在直板手机上出现这个功能,着实也让我有点惊讶。因为自己非常需要分屏功能,这样就可以一边看视频,一边聊微信了。关键是,这个功能不仅竖屏能用,还支持横屏使用(需对应APP支持)。

在分屏状态下,任意拖动其中一个APP,不仅可以调整分屏位置,还能进入画中画功能。

画中画功能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快捷回复。例如当我在某个APP内的时收到微信消息,那么我可以在不跳转的情况下,直接在当前APP页面上层以画中画的功能快捷回复微信消息,并且这个界面支持正常回复界面的所有操作,这就非常奈斯了~

在看视频的时候划出侧边栏,支持语音、字幕识别。虽然这个识别结果比较偏向于“机翻”,但作为辅助功能,当我们在看一些非母语内容视频的时候,确实也能起到一定帮助。并且该功能除了支持画中画显示外,还支持分屏显示,确实比较方便。实时翻译的字幕还可以单独保存用于其他途经使用。

通过ColorOS,还可以对观影效果叠加Buff---系统可以对画面的画质和色彩进行增强(需App适配该功能),目前腾讯、优酷等主流视频App都适配这个功能。

下图中左侧为增强功能关闭,右侧为增强功能打开。实际效果呈现来说,细节和颜色确实有加强。例如下图中,高适的面庞,右侧会更加清晰,色彩对比过度更明确,人物的胡须也细致了一些。高适后面的马鞍,一方面虽然还是模糊,但也比功能关闭时候的画面清晰(毕竟是远景,本身就模糊),颜色也更暖一些。这个功能会增加耗电和发热问题,实际体验是发热问题没有想象的厉害,能接受。这个功能在看一些年代久远或者并不高清的视频的时候,有一定帮助,而对于当下最新的影视片段,如果你有视频网站VIP,开最高画质的话,其实是可以关闭这个功能的。总归一句话,聊胜于无,咱们可以不用,但到需要的时候咱得拿得出来东西~

另一个让我比较惊喜的特色功能是湿手操作。一次被迫在湿手情况下使用手机让我发现了一加Ace 2 Pro的这个功能。简单说就是使用定制触控芯片,配合自研算法等方法,让用户即便在湿手的时候也能灵活操控手机。具体的应用场景如洗手后、下雨天甚至是打游戏手出汗等,都不会影响手机的触控操作。

最后,一加的黑屏手势功能得到延续,在这台Ace 2 Pro上同样支持黑屏手势,例如熄屏是手指划“V”就能打开电筒,划“O”就能打开相机,非常方便。

其实不难看出,这套系统有很多方便我们生活日常使用场景的功能,特别是我这个从苹果转来的用户,这些功能用起来简直觉得不要太方便~~类似的特色功能还有很多,这里碍于篇幅就不一一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实体店体验一番,看看是否如你想象的那样。

用户使用报告 第3篇

看了一下,已经写了近9000字,这应该是自己目前为止最长的一篇手机图文评测报告。之所以写这么多,是因为确实想好好的分享一下这么多天自己使用下来的感受。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展现一加Ace 2 Pro的全部魅力。所以干脆打住,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不管官方是怎么定义这台手机,但在我看来,一加Ace 2 Pro这样的配置下,俨然已经达到旗舰机的水准。212g的重量不算轻,但对于我而言刚刚好,因为我喜欢有点重量感的东西。整机的外观设计,属于“第二眼美女”的调调---整体设计和目前主流产品看似差不多,但其实在细节上一加在这台手机上是有下功夫的。特别是玻璃既视感的背部,真的非常有意思,质感和手感都非常出色。

使用体验中最大的感受是,刷网页的时候经常误触内容里的图片,很少用高刷屏的我表示简直不习惯~24G+1T+第二代骁龙8的组合让这台手机就算多任务后台运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流畅运行配置拉满的主流游戏,这一点简直不要太爽~

而出色的影像能力,也让这台手机能够成为工作机甚至生产力工具的候选之一----影像功能不仅多,而且还加入诸如LOG、480fps、RAW等偏专业的模式,可以让视频素材的获取更加轻松,同时也让后期的空间更巨大。而这样一台在我看来几乎满配的手机,售价不到4000块,我想本文开头的那个疑问,应该找到了答案。之前测试的手机会给父母用,而这一次,容我自私一次,将这台手机留给自己使用~

最后回归到一加这个品牌。从自己多年前接触这个品牌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一加想要做一些不一样但又真正能帮助到用户的事情,诸如黑屏手势等,在当时都算行业首创。“NEVER SETTLE”--“不将就”的座右铭,诠释了一加对待产品的执念,也让一加在对待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用心打磨,这一点在机器外观的质感,使用时的触感等层面都能很好的感受到的。所以就算在大家的外观都差不多的情况,一加却能以极高的辨识度脱颖而出,不得不说是其工业设计、品牌调性的成功之处。希望像一加这样的,有自己追求的,优质的国货品牌能越来越多!

以上就是本次评测的全部内容,比较长,但都是真切实感,各位对一加Ace 2 Pro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用户使用报告 第4篇

一台手机,关乎性能层面的使用体验,最直观的感受无非来自游戏体验。在讲这个之前,我们先穿插一下这台手机的充电体验,个人认为充电效率勉强也跟性能有关。一加Ace 2 Pro采用超级闪充技术,厂家给到手机配置了一个150W的快充头,真的非常的大~

官方标称电量从0到100%仅需17分钟。我将手机用到自动关机,接着上充电器实测充满时间为17分30秒,和官方标称数据差异不大。并且充电中我按照1分钟获取一次电量数据的方式,绘制了下图。途中蓝色曲线表示时间,橙色曲线表示当前时间手机的电量。可以看到整个曲线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平稳上升,这个效率还是杠杠的。

如此快速的充电,手机的发热情况怎样呢?通过第三方监控APP,可以看到手机温度的情况如下,最高的时候来到℃,同样和跑分测试一样,实际体感是能感觉得到发热,但并不会觉得过热。

接下来我们说下游戏体验,这也是最能直观反应手机性能的重要体验。前面说了,一加Ace 2 Pro搭载了第二代骁龙 8处理器,24G的大运存等配置,那么实际的游戏体验效果怎样呢?在官方宣传中,重点讲到了120的高刷屏,并通过HyperBoost ,可以将游戏的帧率稳定在90帧以上。这里我们用原神、巅峰极速以及王者荣耀来进行实测。

在设置中,把原神画面的所有配置拉到最高,这样的画面配置下,一般的设备要么卡,要么发烫厉害要么干脆不能运行。其实当我们选择这样的配置后,会发现游戏也在提示“当前配置下设备负载严重过高”。

先不管那么多,让我们来看看游戏画面,就手机游戏而言,这个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虽然我还是塞尔达党,但不得不说,原神的画面还是要比塞尔达有质感一些。

画质按照高、中、低三档截图,可以看到细节方面的差异。这里系统其实推荐使用中档画质,其实中档画质相对来说已经可以接受,但更好的画质在画面的质感和细节的反馈上确实也要好很多。

在HyperBoost 的加持下,还可使用“超级分辨率”功能进一步增强游戏画面质感,使用“超级HDR画质”可以增加画面的明暗层次感。这里用两张动图演示,可以看到在切换超级HDR画质的时候,画面色彩是有变化的,而在切换超级分辨率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人物轮廓和草地变得更“锐”。这个其实拍出来不明显,实际拿在手上的感官是比较明显的。

最后再放上一段效果全开下的游戏画面,这个效果真的就很厉害了。另外通过视频,还能感受到双扬声器带来的临场音效,当然,还是建议佩戴耳机,一来能有更沉浸的体验,二来不会影响周围的人。

作为王者荣耀诞生地的人,也算玩了很多年王者荣耀,现场比赛也去看过几次。如果说原神没法太好的对比 感受的话,那王者荣耀我是有足够发言权的。

同样还是把王者荣耀所有的配置都拉满。所有的配置都无视手机是否卡顿,游戏中甚至在HyperBooster中将模式变更为电竞。

在所有配置拉满的情况下,游戏没有任何卡顿,游戏中不定时的查看当前帧率,基本上稳定在110-120帧。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操作非常丝滑,后羿转起圈圈来简直不要太“旋转跳跃我不停歇”

其实王者荣耀这类游戏,拼的其实是网络状况,只要不是460,其他都还好。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更好的画质表现,一来可以增强玩家对局势的预判,二来视觉上的享受能够极大的提升游戏带来的娱乐性。

我很喜欢玩赛车类的游戏,虽然我真的不太喜欢网易,但不得不说巅峰极速是目前国内手机端能玩到的各方面较为均衡的优质赛车类游戏。

赛车游戏因为画面随时处于高速动态状态下,因此如果要叠加效果和质感,对于设备的处理能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实不少手机并不能效果全开,甚至阴影、细节等效果只能开一点甚至完全关闭才能流畅的玩游戏。而来到一加Ace 2 Pro,所有的效果全部打开,画面效果也选择极致,来看看玩耍起来的感觉到底怎样。

先来看下面这个画面,车身上的光影效果,车顶的反光效果等都非常不错,作为手机游戏的画质而言,这个效果应该是目前赛车游戏中的极致表现了。

而下图可以看到车辆在加速的时候,周围建筑的模糊效果,地面的动态模式效果等都清晰可见,车辆的细节,后窗的倒影、天桥桥梁的质感等都淋漓尽致。

画质可以说是没问题了,玩起来的流畅度怎样呢?实际的体验是非常流畅,能够感受到高帧率的丝滑。再加上手机的性能加持,沉浸感非常到位。可见手机的性能是杠杠的

放上一段视频演示。因为IOS和安卓的账号不通用,所以没法在一加Ace 2 Pro上登录之前的账号,也就没法用自己改的比较好的车进行演示了。

在玩游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加Ace 2 Pro的震动有点意思,看了一下介绍才发现,这款手机搭载了一支仿生震感马达,厉害之处是这个马达的体积相对传统常规马达增大了139%,再加上全向磁路技术,可以实现震感叠加,在游戏中感受到两种震感,例如吃鸡的时候,这个感受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三款游戏,除了玩的人比较多外,也确实是手机端中比较吃设备性能的游戏。通过上面三个游戏,能很好的反应一加Ace 2 Pro的综合性能表现。如果各位正在用其他手机并且在玩上面的三款游戏中的某一款,应该能很好的感知到手机的性能表现。

用户使用报告 第5篇

用户调研报告怎么写?需要注意哪些内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调研说明

调研说明,主要目的是讲清楚这次调研的来龙去脉,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调研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研?可以是为了确认产品功能是否好用,可以是了解用户喜好,可以是为了推广新产品。以这次调研为例,目的是通过用户调研,理*了解用户,根据他们的目的、行为和态度差异,将他们区分不同类型,然后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人群画像,最终挖掘出不同人群对产品的偏好和潜在需求,以及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从而指导市场推广和产品设计。

2、目标人群

就是都针对哪些人进行调研/访谈。实际执行中,我们分别选取了网站和app两个平台的使用者,限制了访问者的访问时间范围(按月),要求非首次访问,还要注意过滤掉公司内部访问者。

3、调研内容

就是要调研哪些层面的内容,用什么形式进行调研。例如这次我们重点是针对用户在pc、app两个平台的使用场景、使用态度、使用习惯、兴趣爱好、社会属*等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全站发放。

4、调研方法

就是如何一步一步来做的。通常包括4个步骤:

第一步:划分用户范围

比如本次调研目标需要区分核心用户、普通用户,那么定义核心用户为在xxxx年xx月,在app端浏览过40篇以上文章,或在pc端浏览过20篇以上文字的用户,其他人则为普通用户。

第二步:收集样本数据

就是如何收集和筛选样本的。比如我们是先利用站内轮播、edm、短信等方式发放线上问卷,再把100%填写问卷的人群,对应到实际用户id上,作为调研样本。

第三步:聚类分析

就是如何把样本数据按不同维度归类,划分目标人群。比如按年龄、行业、职位、收入等维度的典型特征,可以将36氪用户划分为:互联网从业者、学生、投资人。

第四步:丰富形象

就是对聚类后的用户,赋予姓名、基本信息、个人爱好、使用场景等说明,让人物形象立体起来。

最后再向报告阅读者解释下实际执行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情况。比如:投放周期多长,通过哪些渠道进行了投放,实际回收了多少份问卷,转化有多少,问卷中有多少有效问卷,哪些渠道投放效果更好,以便为今后调研做参考。

二、人口属*

接下来的四个方面,都是针对具体的调查结果进行计算,得出的各题干选项分布占比。每个维度的分析,还要根据划分的典型人群,进一步拆分统计。

对于人口属*,可按*别、年龄、收入水平、教育程度、所在行业、公司规模、职位、*格、感情状况这几个维度进行展开分析。

通过人口属*的分析,可以大致画出用户群的人格体,一方面方便进一步了解核心用户群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也可初步确认产品定位是否准确。

三、访问行为

进行访问行为分析时,不仅要关注不同行为的用户占比,还要区分普通/核心用户的行为差别。访问行为可以包括如下维度:

1、哪一年开始接触36氪的?

用于判断用户转化情况,如果普通用户都是在2017年才开始接触的,说明产品的粘*还不够高。

2、通过什么方式接触我们的产品的?

用户了解产品的推广渠道覆盖度是否够高。

3、访问途径是哪些?

提供了app、pc浏览器、手机浏览器、微信订阅号几个途径,用于了解不同层级用户的使用习惯。

4、访问场景是哪些?

提供了工作/学习间隙、乘坐交通工具、睡前、起床后、就餐时、上厕所时等维度,还原真实场景。

四、用户态度

用户态度,目的是了解用户对我们的产品,尤其是像36氪这样的内容产品的看法,包括:

1、访问目的

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产品?可以从浏览科技资讯、学习行业干货、查找项目、寻求报道、参加线下活动、拓展人脉这几个维度来看占比。

2、吸引原因

为什么你会持续关注我们的产品?可以从内容对口、满足学习工作需求、产品体验、活动丰富、行业知名度几个维度来看占比。

3、优势

你认为我们产品有什么优势?可以从内容深度、更新频率、干货数量、首发消息量等维度看占比。

4、不足

给予固定选项让用户吐槽,可以从内容是否符合兴趣、内容是否原创、内容更新是否够快、内容查找是否困难、内容深度是否足够几个角度设立问题,当然也要有个“其他”让用户自由吐槽。

5、期待

挖掘用户需求,发现用户偏好。可以从内容调*、产品互动、内容深度、内容类别几个角度设立问题。同样也可设立“其他”来收集用户个*化诉求。

四、日常偏好

日常偏好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用户平时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行为倾向,从而为内容、产品层级的调整提供方向。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日常爱好

了解用户工作之外都喜欢做什么。可以是:上网、学习、看电影、听音乐、社交、旅行、打游戏、运动、逛街等

2、获取信息渠道

通过了解用户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来判断是否可以将自身产品植入到这些渠道中。比如我们的用户,可选渠道包括: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知乎豆瓣等内容社区、得到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朋友推荐、现场活动、电子邮件订阅、资讯网站等

3、偏好信息类型

了解用户对内容形态的喜好,可以从:图文、纯文字、多媒体、交互内容、纯图片几个维度看占比。

4、关注领域

了解用户对特定行业的内容偏好,可以从:电商、人工智能、社交、金融、智能硬件、消费生活等领域看占比。

五、总结

总结这一章节,主要是由报告撰写者,根据前面分析的几大方向,结合我们要分析的用户群,分别归纳不同用户群的特点,再从产品、运营、品牌、推广等几个角度,提出服务好不同群体用户的建议。以本次分析为例,以下是我的部分总结:

1、学生群体是潜在目标用户,也是潜在创业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产品定位向“学生创业者”延伸?

2、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学历较高、男*为主、习惯用app阅读、追求内容的新和快、更关注干货和深度内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发挥app特点,将干活类内容拆分成一系列小课程,保持每天更新一节课,专门针对学生群体定向推送?

3、互联网基层从业者的特点是:职场新人占比较大,习惯在工作间隙用网页阅读,看36氪原因是满足工作需求和兴趣导向。那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利用pc端的大空间,为用户展示更多职场技能类内容?

4、投资人特点是:繁忙,焦虑,随时关注最新资讯,主要在碎片时间用app阅读。目的是了解项目、参加活动、洞察行业趋势、寻找投资机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app端增加更多“定制化、自动化功能”,帮助投资人从海量信息中,按“项目、活动、行业、趋势”几个维度提供内容追踪?

用户使用报告 第6篇

用户使用报告

手机有声阅读服务平台集生活*、知识*、思想*、**于一 体,为广大听书爱好者提供各类有声版权节目。除评书相声、幽默搞 笑、鬼故事等传统的有声节目以外,还吸收了大量网络文学作品及热 门畅销小说, 均由*配音制作团队精心打造。 集播放、 搜索、 下载、 管理等众多功能于一身, 大容量*化的有声读物播放器, 畅销小说、 评书相声、 鬼故事等。 项目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了一个移动听书平台, 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安装话匣子听书客户端, 就可以随时随地流畅地收 听各类资讯和流行小说等。 该产品适应目前 android、 ios 等主流*作系统的手机, 客户反映 内容多样,运行稳定,使用体验情况良好。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社会 经济效益显著。

单位(盖章) :

2013。4。26

用户使用报告 第7篇

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标榜数据,因为数据是抽象的,而且除了数据参数外,整个系统的优化也是关键。好在这么一段时间体验下来,个人认为一加Ace 2 Pro的实际体验表现而言是对得起配置的。所以性能表现维度,我会分别从理论跑分和游戏/使用来分享一些客观感受。

我拿到的是24G+1T的顶配版本。其他的不说,就这两个数字,放眼目前手机圈,并不是每家都有。24G的大运存,不论双开还是多后台任务,都是洒洒水的。这也就算了,系统竟然支持扩展运存!扩展内存见多了,扩展运存,还是最高可额外扩展12GB!这你受得了么?24G运存已经算开挂了,再额外加12G,这是挂中挂?

再加上一加Ace 2 Pro的处理器为第二代骁龙 8处理器,处理器这一层级,配置也算几乎拉满。所以这里我们找来传统的测试软件---安兔兔和鲁大师,看看跑分的结果。实测结果,安兔兔跑分1613552分,鲁大师跑分1483404分。可能是两个测试软件的测试标准或者测试维度不太一样,导致两者数据有差异。但不管是安兔兔还是鲁大师,一加Ace 2 Pro的跑分都是名列前茅的,鲁大师甚至用“创造了历史”来形容。

具体细节分数构成,这里截图放出,各位喜欢研究的可以对比下,个人认为下面这些明细数据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在整个跑分过程中,手机有发热,但这个发热相对我之前测试手机跑分的发热是温和的,从测试结果来看,最高来到40℃左右,实际的感知体验是并不烫。

能有这样的表现,我想离不开一加Ace 2 Pro的航天级散热工艺。具体工艺原理可以看下图讲解,散热面积达到9140m㎡,等效导热能力是传统单VC的400%!实际的体验就是游戏效果拉满玩一阵下来也并不会烫手。